(通讯员 程威震 王卫东)为丰富2023级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本科生班级指导课程内容、提升学习兴趣、明确学习方向,4月2日下午“本硕交流会”在南校区A-225依托班级指导课程展开。本次交流会,2023级测控1班班主任王卫东老师,邀请其智能微系统团队中优秀研究生代表刘科与耿秀侠,结合自身学习经历同在场的50余名同学展开交流并给予答疑解惑。交流期间,院长訾斌与党委书记梁玮莅临交流会进行督导,并对同学们关心的问题进行了点评和指导,使同学们收益颇丰。
交流会伊始,王卫东老师为大家介绍了优秀研究生刘科师兄与优秀研究生耿秀侠师姐,并留出了充裕时间以便同学们与师兄师姐深入交流,明心越限、笑谈千山。随后两位优秀研究生进行了声情并茂的汇报,与大家尽心分享大学和研究生阶段的学习经验与心得体会。
刘科师兄作为测控专业本科生,通过努力考研本校,读研期间发表多篇学术论文、获国家奖学金以及多次竞赛奖励,是他“至精至善成重器,如琢如磨工笔锋!”让大家明白了“吾辈弄潮正当时,穷山距海不能限”。在交流会上,刘师兄结合自身情况进行了介绍,并给大家详细讲解了考研的注意事项、本科生毕业去向与工作的优秀企业等,同时引入了所研究的柔性传感器、信号调理及传感器供电等方面内容,调动了同学们的兴趣与热情。

耿秀侠师姐是安徽师范大学的优秀毕业生,以优异成绩保研西电,是她“志在青云方可手握日月摘星辰”,“蝶舞翩迁,谁可知破茧成蝶的苦痛?蝉鸣仲夏,谁人可闻深藏三月的挣扎?”在交流会上,耿师姐对保研的相关事项进行了介绍,并通过结合自身:一作发表TOP期刊论文、获国家奖学金、获多项重大竞赛获奖、成绩名列前茅,针对性的向同学们提出了学习心得;同时,结合团队中大家感兴趣的柔性传感技术和微纳增材制造技术等进行了介绍,引人入胜。

汇报结束,进入交流会问答环节,现场同学们情绪高涨,纷纷举手提问问题。譬如:大学毕业后究竟选进一步深造——攻读研究生学位还是直接就业?处于保研和考研临界点应如何提前准备与抉择?考研应如何选择专业课科目?本科阶段除了学好专业所需的课程外,还需要注重什么?两位师兄师姐和班主任都给出了详尽的答复与解释。

在热烈的问答中,訾院长与梁书记也进行了总结点评。訾院长针对本硕交流会的交流学习方式给与了高度评价,并对本升硕需要关注的问题进行了鞭辟入里的分析和介绍,引发了同学们的深思: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扩招的大背景下,本科毕业确实不太够用,无论保研还是考研、本校还是更高层次的院校,选择好的导师更能如海中灯塔驱散迷雾,指引你前行方向!

梁书记细致入微地为同学们提供了多方面的教诲,令大家受益匪浅。他强调,大学生要认真审视自己的特长与兴趣,并将其有效结合到学习和生活中。积极参与课堂讨论,主动与老师和同学交流,既能提升自己的专业知识,又能增强个人的表达能力和沟通技巧。课堂外,还应勇于参加各类课外活动和实践机会,扩展视野,磨练能力。这样,你们才能够更加自信地面对未来的挑战,实现自我价值。

思想的碰撞始终没有停止,犹如不断流动的溪水,在交流与讨论中不断涌现新的灵感与观点。交流会上无论是班主任的教诲,还是与研究生师兄师姐的交流,亦或是訾院长与梁书记的点评,都让同学们对保研考研乃至于大学后续生活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和明确的规划。此次交流会为学生提供了精确解决自身疑问的平台,班主任制度的实行,能更好地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推动学生消除疑惑、增长见识,做到知行合一,为培养具有广阔视野的青年人才和行业骨干打下良好基础。